12日1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党建室召开12月读一本经典书籍主题党日活动,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参与本次会议。
经过学习,支部党员及预备党员进行了以下发言。
17级曾神坤:这一次我阅读的是《习近平用典》这一本书,习近平总书记自从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文化自信,这文化不仅包括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包括着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前的中国,从引领经济新常态到把握战略新机遇,从经济转型升级到实现治理现代化,有更加需要智力支持与知识贡献。对于广大知识分子而言,只有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并能坚守正道,追求真理,才能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公共管理的大学生,应该要有公共情怀,不断的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7级张楠:《习近平用典》一书展现着总书记对国家发展建设的深谋远虑,对改善民生疾苦的不遗余力,更饱含对青年的殷切希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青年,我们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动力。知识停留在纸上毕竟是“空中楼阁”,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的价值。因此,在我们平常的学习和之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精益求精,“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肯于思考,善于钻研。“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要脚踏实地,避免“眼高手低”,也不要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心态,做个高质量的“螺丝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优秀文化知识可以启智、塑志,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阅读经典,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18级胡嘉慧:我看了《读懂中国梦》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中国梦产生的文化土壤、民族心理和民族特性,深刻知道了中国梦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双重变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明白了实现中国梦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想中国梦与世界梦相互推动,展现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我党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来说,心中拥有中国梦,在拼搏追梦的路上便拥有无数同行的伙伴,为祖国的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力量,成为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18级龙慧敏:我主要读了《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第二篇,在中国发展建设进程中,苏联老大哥在其中积极引导,凡是中国能够自己生产的设备,能够进行的设计,都让中国自主建造,因为这样有利于促进中国设计能力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生平的进一步发展。除了物质、技术上的援助,还有金钱的直接援助,长期低息的贷款,对我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当然,中国对帮助过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一定会铭记于心,并做出相应的补偿,我们也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应当是互利共惠的,大家好,世界才会好,人民才会安康乐业。

通过本次对经典书籍的阅读,支部成员进一步了解到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增强理论和时政知识,不断向优秀党员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