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赖诗攀副教授做“体制模式与治理绩效:中美抗疫过程比较”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0-10-31    作者:     来源:     点击:

1031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赖诗攀副教授做了“体制模式与治理绩效:中美抗疫过程比较”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为华侨大学校庆60周年政管学院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

赖诗攀副教授首先对比了中美抗疫绩效的反差,针对美国疫情暴发的时间、人口密度和综合国力,提出中美两国疫情防控为何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他构建了信息、权力与治理的框架,从疫情属性——防控要求——体制模式——治理绩效这一逻辑思路进行探讨。进而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对比了中美两国疫情防控的体制及其绩效差异。最后,赖诗攀教授认为,局部防控阶段,中国的疫情信息在地方,权力在中央(集权常规)。多层级体制内信息处理效率是决定政府响应速度的关键。全面防控阶段,疫情信息和权力都集中在中央(集权全国动员)。我们得以快速反应、协调一致地强力控制疫情,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而美国信息和防控权力主要在州和地方政府(分权常规),但并未发挥快速反应的特点。横向协调是其疫情防控的主要困难。全面防控阶段,联邦政府虽获得更大权力(分权全国动员),但协调低效仍是疫情快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也是美国体制的固有缺陷。发挥制度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中国抗疫绩效好于美国的重要原因。

赖诗攀副教授长期从事国家治理、地方政府与官员行为研究。曾在《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中国行政管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福建省社科基金等项目。获第十一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16)暨第三节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最佳论文奖,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17)暨第三节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第三届栗林论坛(2017)最佳论文奖。2016年被聘为泉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纪检监察学会特邀研究员(2016-2021)。2017年被聘为华侨大学十九大精神宣讲专家。